通知:请牢记80s新网址 i80s.whwenfeng.com    请记住我们只提供高质量的手机影片和(720P.MKV,1080P)片源下载(欢迎吐槽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翠岗红旗
翠岗红旗
 

翠岗红旗



又名: 1080p
演员: 于蓝
类型: 战争片导演: 张骏祥 地区:华语 更新时间: 2023-01-02 上映日期:1951
  •  高清手机电影MP4下载
 说明:本站视频适合所有智能手机或ipad,电脑等设备播放
翠岗红旗在线观看:
翠岗红旗在线观看:
下载小贴士:
1.80s手机电影站提供《翠岗红旗》80s手机电影免费下载和内容介绍。
2.《翠岗红旗》80s手机电影下载资源格式为老实手机mp4格式和智能手机mp4格式,便于手机或ipad等设备播放!
2.《翠岗红旗》80s手机电影下载提示:720p和1080p资源大多无字幕需要去专业字幕站下载字幕后,外挂字幕观看.
3.《翠岗红旗》80s手机电影下载的下载链接地址和图文介绍均收集自互联网,本站不参与其制作和录制。
4.本站采用智能下载技术,下载《翠岗红旗》80s手机电影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马上邀请你的好友一起下载吧!
影片介绍:

1930年代,江西苏区。江猛子(张伐 饰)告别新婚妻子向五儿(于蓝 饰),随主力红军长征。“铲共团”团长萧镇魁(陈天国 饰)趁机杀回乡间大搞白色恐怖,猛子的父亲、乡苏维埃主席江春旺(穆宏 饰)和妹妹同时遇害,已怀孕的五儿在逃亡途中生下儿子小鸿。新生儿的哭声引来寻奶妈的地主爪牙,她被逼到土豪封之固(白 穆 饰)家当奶妈)家当奶妈。四九年夏天,南下大军打入江西,五儿母子和部分群众被萧镇魁当作人质裹胁上了翠岗山。已成为解放军师长的江猛子率部剿匪来到山下,长大成人的小鸿(孙羽 饰)找到部队要求参军,与江猛子

拍摄背景

1951年3月,文化部在全国26个城市举行了“国营电影厂新片展览月”活动,映出故事片、新闻纪录片20部,检阅新中国电影事业结出的第一批硕果,其中就有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翠岗红旗》。它主要描写的是1934年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翠岗的红军战士江猛子的新婚妻子向五儿,其父亲、妹妹均遭敌团长萧镇魁迫害,自己也被迫改换名姓流落他乡。为抚养刚出生的儿子,向五儿到地主封之固家当奶妈,她多次帮助游击队免遭敌人袭击。影片临近结束已是1949年,身为解放军师长的江猛子率队剿匪重返家乡,萧镇魁企图以险死守,被抓上山的向五儿设法让儿子小鸿下山汇报情况,将敌军一举歼灭,一家人终得团聚。

应当说,在当时颇为集中涌现的以革命斗争为题材的影片中,《翠岗红旗》堪称别具一格。它的主人公不是像刘胡兰、赵一曼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是向五儿这么一个在革命处于低潮时仍保持气节的红军家属,所着力表现的也不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血肉拼杀,而是刻画了向五儿在逆境中坚定等待毫无音讯的丈夫、将幼儿抚养为革命后代的生活侧面,这正是该片的成功与独到之处;这在当时此类题材影片极易失之表面与概念的状态下殊显难得,诚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该片为具有强烈政治指向性的革命历史电影,注入了一些人性内容,是刚起步的新中国电影为赢得广大观众理解革命、同情革命,进而支持革命的一种叙事策略,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然而,影片上映不久,虽曾一度受到好评,许多从苏区长征北上的将校观看影片后触景生情,失声痛哭;不过,也招致了颇为尖锐的批评,主要批评意见认为影片在红军北上后,没有表现出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过多展示了敌人的残暴,没有写出“老苏区的人民的斗争”,没有表现出人民群众对革命者和红军家属的支持,尤其是诘难主人公向五儿缺乏“典型性”,是个“等待(胜利)的女性形象”, 而不是“富有斗争性格的英雄”。后来有曾撰写过批评文章的作者坦言,当初头脑中有一种英雄人物的“模式”, 对任何人物都凭着一些“条条”和“框框”去套、去衡量,其结果必然是一把尺子量万人衣,是不可能合身的。这些并不恰当的教条主义式的评论在上海各大报刊发表之后,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注意,他专门指出:《翠岗红旗》这部影片使人很受感动,有的地方催人泪下。向五儿在白色恐怖如此严重情况下,依然坚强不屈,等待红军归来,这怎么不是英雄形象呢?他还对该片主演于蓝说:“毛主席和我一起看了三遍,主席很称赞,并嘱咐干部不要忘记老苏区人民。”这一讲话精神传出后,引起热烈反响,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电影文学组就该片专门召开了一次讨论会,邵荃麟、周立波、艾芜、王朝闻、钟惦、陈荒煤等著名作家、评论家出席并发言,对影片作出了公允评价,指出描写党的领导应看作品中所反映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而定,不能说每一部作品都要求有党的领导人物出现;典型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向五儿在敌人残暴的压迫下始终没有低头,一直盼望着红军回来,不是消极等待胜利,是为革命做了工作的,可以成为老区人民的典型。

就在这次讨论会上,杜谈作为编剧曾在介绍创作经过时有所检讨,称自已写了“硬骨头和软骨头之间的人物”。于蓝听了很反感,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说,还在发言中以自己深入生活的感受予以反驳。直到多年以后了解到这部影片的全部遭遇,特别是知悉第六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本来要给《翠岗红旗》最佳影片奖,但由于中国电影代表团主要领导者之一有“左”的思想,极力反对才改为摄影奖,这时于蓝才恍然大悟作为党员作家的杜谈当年所以要做那样的检讨,是迫于强大压力而不计个人得失,由此更为敬重这位虽勤奋写作但后来再也没有发表过作品的老同志。

真正缩短了距离

像当时通行的做法一样,《翠岗红旗》的摄制工作,汇聚了来自解放区与原来生活在旧上海的艺术家。主演于蓝与副导演马瑜就是延安鲁艺培养出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而担任导演、摄影的张骏祥、冯四知,以及饰演江猛子、萧镇魁、封老四、封之固的张伐、陈天国、夏天、白穆等,则从三、四十年代就在上海从事电影工作。正是这两支创作力量互相尊重、通力合作,使该片的创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由于编剧杜谈的大力推荐,刚刚在东影头次“触电”拍摄了影片《白衣战士》的于蓝,被确定为向五儿的扮演者。当一直在北方生长的她和马瑜一起动身前往陌生的南方拍片,不禁兴奋而又紧张。清晨抵达上海下火车时,马瑜告诉她:“上海的黄包车可和北京不一样,是双人座,咱们得同坐一辆车,你不要不好意思。”于蓝还笑着说了句:“当然得入乡随俗了!”可真的坐上了黄包车,于蓝仍然感到有点不自在;更令她莫名惊奇的是在黄包车上看上海的景色,最打眼的是家家户户和所有的店铺都在街边涮洗马桶!后来为了更多地了解上海,时任上影厂长的钟敬之,曾专门带他们到百老汇大楼以及“乡下人”必须去看的大世界参观,还饶有风趣地讲起来自延安的某位导演到上海拍片,自己去逛大世界被妓女拉走的笑话……

最令于蓝印象深刻的,还是因拍摄《翠岗红旗》与上海电影同行的合作。相比诸多在旧中国就享有盛誉的大明星来,她起先曾自觉自己真是个地道的“土包子”,然而在后来的实际接触中,感到他们还是很随和热情的。来上海的当天晚上,导演张骏祥就热情地邀请于蓝、马瑜与他共进晚餐。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导演待人十分平等、谦和,不时说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调节气氛,不过尽管如此,相互之间还是比较客气生疏的。真正使于蓝感到和张骏祥缩短了距离,还是他们到江西选看外景、深入生活途中曾遇到的一件小事。当时他们乘船沿江而上,在九江下了轮船后,因到下榻处还有相当路程,张骏祥提议坐黄包车,而于蓝则坚持步行。这一下让张骏祥愣住了,连忙悄悄拉住于蓝,低声问:“你们共产党是不是有纪律,不许坐黄包车?”他那纯真的表情,使于蓝明白如果真有纪律,他也要放弃乘坐黄包车了,马上摇头解释说没有这样的纪律,只是个人不习惯坐黄包车。张骏祥望了于蓝一阵,确定她所说的是真话,歉疚地说:“那我坐车先走了。”这一情景使于蓝感到,张骏祥确是真诚地愿意了解、尊重来自解放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更令于蓝没有想到的,在随后的深入老区体验生活进行拍摄准备时,这位从国外归来、又在国统区工作多年的著名导演,其工作程序与来自延安的文艺工作者竟不谋而合极为相似。虽然富有拍片经验,但张骏祥对自己不熟悉的时代和历史背景,首先要求的也是调查访问。张骏祥到达江西目的地后,就提出要了解这一地区苏维埃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和抗战时期不同的相关景物的情况,并做出了详细的调查提纲。于蓝手头至今还保存着这一提纲的详细记录,十分真实的反映了这些老艺术家努力“转型”,努力了解和表现“工农兵”的时代新要求的思想状况和急切心情,择要如下:

一、苏维埃时期的一般情况

1、红军符号、标识、歌曲、编制、敬礼。

2、土地分配方法与地主如何处理。

3、各级组织及军民关系。

4、少先队、赤卫队的状况?

5、扩红是何种方式?

6、几次围剿中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二、红军北上后的情况

1、毛主席对日宣战内容的文章。

2、红军北上,老百姓反应如何?

3、北上后,地方政府的情况如何?

4、当时群众的服装、化妆、用具与现在有何不同?

三、国民党时期

1、剿共团怎样组织的?

2、地主有怎样的暴行?

四、抗战时期

1、国民党的情况。

2、游击队是如何组织的?

3、老百姓对游击队及匪军关系如何?


◎本站下载: 152
影片评论:
该片通过对家庭与革命息息相通的关系的描写,展示了战士与群众的阶级觉悟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影片把主人公向五儿的革命信念和斗争行动放在她的苦难经历中去展现,并始终把她置于普通农村妇女的规定情境之中,使这一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质朴感人。这种处理革命历史和战争题材的别开生面的艺术手法,在建国初期曾引起较大反响。 该片摄影富有特色,在影片中能起到点染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不少镜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